左图显示,自然界的光线包含着一系列连续性的光谱,它包含各种颜色。不同颜色的光谱对应着不同的波长。波长在500nm以下的,被称为蓝光。医疗研究证明这种可见的短波辐射蓝光对眼睛也同样有伤害。不仅是同样机理的氧化能量伤害,更是深入眼底内部的伤害,蓝光可以直达毫无过滤的视网膜,伤害那里的感光细胞。
蓝光有何伤害?
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老年黄斑变性(AMD)的发展与蓝光有其深远的联系,伴随着蓝光辐射导致的游离氧自由基的形成,视网膜细胞在氧化应激压迫下,会被破坏甚至完全毁灭。
光的折射依赖波长,短波长的蓝光折射角度和长波长的红光折射角度存在差异,故而光线聚焦于眼睛的不同层面,进而产生颜色条纹和模糊不清的情况。(眼睛内部的光反射),见下图:
大量的短波长的蓝色光辐射减少了褪黑激素的产生从而影响内分泌系统(睡眠激素),同时增强了应激激素-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产生。
红光和近红外光激活了细胞色素中氧化酶-线粒体功能的核心酶,它可以促进愈合,并能在细胞水平上修复损伤的组织。来自屏幕的LED光线通常缺乏红色频率,使得伤害难以被修复。
部分屏幕调节亮度的方式是脉冲宽度的调制,它控制着光脉冲的频率。所以当你调暗显示器时,这只会延长个体光脉冲之间的停顿,其强度并未改变。因此,即使主观上较暗,来自于光脉冲的全部电荷依然直击眼睛。